新買的手機如果不小心撞到摔到,那種心痛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
因此,各式手機套、手機殼等保護產品,就成了保護愛機的首選配件。
然而,保護套與保護殼的款式繁多,不同材質、不同類型、不同設計,以及不同的功能性之間,該如何選擇?不同的保護套之間,又有哪些優缺點?
以下將常見手機保護產品以包覆程度,從最低程度到完整包覆歸納成四大類:框、殼、翻蓋式、包,並簡述其優、缺,方便大家在選購時產品時有個基本概念。
【手機殼怎麼選?分門別類了解優、缺點】
一、保護框 所謂的「保護框」,是指圍繞在機身四周的保護措施,大多為金屬或塑膠材質,主要可針對機身側邊進行碰撞防護,不僅可降低使用摩擦痕跡,也可以防禦基本的碰撞,同時強化邊角衝擊。
多數的保護框安裝後,也會讓邊框的高度高於螢幕,因此連帶也能避免手機平放時,機身遭桌面異物刮傷。 從防護的完整性來看,手機保護框僅包覆側面,因此對於手機的保護效果並不全面,建議搭配保護貼才能獲得更佳的防護效果。
但相對來說,手機保護框可最大程度地露出手機本體,而且產品有很多別具風格的造型,因此許多人是為了「好看」而選用保護框。 另外,保護框的低包覆性,也有助於機身散熱。 這種保護框有時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例如《[開箱]iPhone 6 Plus專用 ahha自拍神框保護殼》報導中的產品就是一例。
選購手機保護框時,需特別注意產品的品質。 首先,觀察保護框的結構設計與安裝方式,是否有刮傷手機的風險,不要原本是買來保護心愛手機的保護框,反而成了讓手機「毀容」的兇手。 其次,購買金屬材質的保護框需要特別留意產品說明,看看是否有防干擾的設計,否則阻擋電磁波而影響收訊品質。 而塑膠邊框盡量不要選太便宜的產品,以免卡榫鬆脫或是外框變形而使手機滑出摔傷。 如果機身有貼保護貼(尤其是玻璃、滿版的產品),需特別注意保護框的款式,以免無法安裝,或造成保護貼脫落。
如果手機有包膜或是已貼螢幕保護貼,在安裝保護框的時候就可能出現保護框無法密合的狀況,需要特別注意。
二、保護殼 相較於保護框,保護殼的包覆性更全面,包括側面、背面都在其保護範圍內。 其類型分為粗略分為軟式與硬式兩類,軟式的像是矽膠套、果凍套、清水套等產品,材質多是矽膠、橡膠,透過彈性材質可以吸附並分散撞擊;硬性材質大多採用較硬的塑膠製作,但也有金屬甚至是木頭、布料等材質可選擇。 另外,保護殼也常常會有一些特殊的機能性款式,例如強調防摔防撞、防水防塵,甚至是內建行動電源、強波天線,甚至是無線充電功能。
保護殼除了較完整的保護性,最大的優點在於選擇非常多,而且分布非常廣泛,從手機專賣店、夜市攤販,甚至是網路商店都可買得到,價格的彈性也相當大。 正因為如此,選購保護殼的陷阱更多。 首先,一些劣質(通常伴隨低價,但高價品也不一定優質)保護殼有掉漆風險(常見於軟式產品),用久的恐怕會將手機染色。 另外,劣質保護殼的密合度不佳,容易使得髒東西從隙縫入侵,長期下來造成細微的摩擦痕跡,讓手機變「花臉」。 保護殼與保護框相同,也需要注意是否會卡到保護貼,或是邊緣的卡榫會不會傷害手機。
軟式保護殼算是蠻基本與常見的保護方式,矽膠套、果凍套或是清水套等產品都蠻方便入手。
硬殼式保護殼主要以硬質的塑膠材質打造,也些產品會再加上橡膠等軟式材質增加保護能力。
三、翻頁式保護殼 翻頁式保護殼除了對側面背面的保護,加入了正面的翻蓋設計,除了可以保護螢幕外,有時候還能兼具卡片匣功能,可以收納悠遊卡等卡片。 部分產品會在上蓋加入一小塊透明的區域,或是例如 HTC DotView 有許多透光的小點,也能讓用戶在蓋住的狀態下查閱基本的手機通知,甚至玩小遊戲。 或是加入特殊的摺疊結構,稍微變化一下就能當作手機立架使用。 而翻頁式保護殼也有許多類型,主要分為保護殼式與背蓋式。 前者就是將保護殼裝在原本的手機外面(也許透過溝槽卡榫、黏貼等方式),後者則是用翻頁式保護殼取代原本的背蓋,組裝時需要將背蓋取下,再裝上翻頁式保護殼。
翻頁式保護殼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比較多,舉例如下: 材質好不好?會不會傷害手機? 設計好不好?手機與保護殼的組合夠不夠緊密,會不會意外分離滑落? 品質好不好?會不會變型、掉色? 部分產品有磁扣,若是三星 Note 等配備電磁觸控筆的產品,需注意可能造成干擾
Sony 近期幾款旗艦機種 Xperia Z3+、Z3 都有推出擁有智慧型視窗功能的原廠保護套。
HTC 近期中高階產品皆支援 Dot View,宏達電也陸續為產品推出專屬的 Dot View 保護殼,目前已推出第二代產品。
四、包式保護套 包式保護套顧名思義,就是將整支手機收在一個小套子內,與手機並未實際結合,只是多了一個專屬的套子來收納手機,避免手機放在包包或口袋時與其他雜物摩擦造成損壞。
包式保護套也有許多造型,從單純的拉鍊包、鈕扣包,到有金屬背帶的特殊款式一應具全,材質多半是布料或皮革,內層通常都有絨布襯底,以保護手機。 包式的保護套好處是有一定程度的緩衝能力與包護性,可以確保手機不易損壞,但使用手機時須要取出,這時手機就會處於無保護的狀態,如果不小心手滑或撞到,包式的保護套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防護。
皮套式保護產品較常給人商務氣息與高級感。圖為 Sena Laterale iPhone 6 保護套 。
一些手拿包也會針對手機設計獨立夾層,甚至運用透明材質,讓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畫面資訊,無須將手機取出。
【總結:依照需求選擇保護套,雙重防護更安全】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保護套類型,市面上還有很多具備特殊功能的手機防護產品。 選購保護套時,預算固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也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小便宜買到劣質產品,反而造成手機的不必要的傷害。 如果,想要更完整的保護手機,可以選擇同時使用兩種防護方式,例如包膜+包式保護套,兩者互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效果。 不過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還是最重要的,例如不要將手機與雜物混放、走路不當低頭族、不將手機放在潮濕的地方,擺放手機時注意是否容易滑落,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再搭配適當的防護產品,才能確保愛機長久如新。
資料來源:http://userkeddy.blogspot.com/2016/09/blog-post_6.html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XR 包膜iPhone 11 保護貼iPhone 11 鋼化玻璃iPhone 11 玻璃貼iPhone 11 包膜iPhone 11 Pro 保護貼iPhone 11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1 Pro 玻璃貼iPhone 11 Pro 包膜iPhone 11 Pro Max 包膜iPhone 11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1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1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SE 包膜iPhone SE 保護貼iPhone SE 鋼化玻璃iPhone SE 玻璃貼 |